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铁运公司聚焦目标任务,通过精细管理、优化组织、技术创新,确保运输生产安全,努力挖掘增效潜力,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机制,保障体系运行。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铁运公司深化构建降本增效长效机制,围绕集团公司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,扎实做好“五增一降”工作,结合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实际和运营特点,制定《降本增效实施方案》,确定考核指标,坚持每月分析考核。修订《2025年成本管理考核办法》《绩效考核细则》,完善成本管控体系,明确责任,每月公开各站段绩效考核结果,分析成本节超情况,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。各站段工区根据岗位特点和专业性质,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、岗位作业记录、工长检查、材料消耗、设备及工器具等工作台账,做好“周结月析”,跟进过程管控,实现精细管理。
多点发力,优化运输组织。面对三季度运输生产任务增长的实际,铁运公司坚持以优化作业工序、理顺作业流程、整合空费时段为着力点,加强调度管理,科学组织好运输生产,及时做好有关协调,加强生产过程盯控,抓好雨季“三防”,提高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畅通。从优化调车、检车、接发列车作业组织入手,积极落实取送作业提前预判、提前安排、提前出务措施,保证接空发重有序紧凑。同时,主动作为,提升服务质量,加强与路局以及各装车点的协调沟通、业务指导,确保空车及时对位、重车高效送出,积极组织编组开车,压缩路车在矿停留时间,提升运输生产效率。
聚焦创新,推动降本增效。铁运公司积极发挥煤炭铁路专用线绿色动脉通道优势,坚持成本管控,做细做实全面预算管理、采购价格对标、修旧利废等举措,强化指标考核,抓好降本增效工作。规范设备检修周期管理,提高设备维修质量,切实减少设备大、中修理频次,严格检修定额,持续降低修理费用。大力营造“人人可创新、事事能创新”的氛围,围绕运输生产方面的难题,积极组织开展“五小”课题攻关工作,完善设备构造,改进工艺流程。机务段技术人员自主攻克低恒速维修,节省费用70万元。新能源机车运行正常,降低油料消耗。逐步逐项引进铁路先进技术设备设施,加快推进公司设备信息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融合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