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 | English | 网站地图

以时代担当铸就复兴脊梁——从“九一八”汲取奋进力量

2025-09-19 15:30:32 5e

秋风肃穆,警笛长鸣。9月18日,这注定是一个刻进民族血脉的日子。每当此时,回荡在中华大地上的声声汽笛,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,更是对未来的郑重宣誓。九十余年前的山河破碎、国耻民痛,至今仍如镜如钟,照见苦难辉煌,敲响危亡之思。它深刻揭示:落后必遭欺凌,自强才能自立。

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,但新时代的“战场”依然存在。当代青年的担当,不再仅是金戈铁马、血火冲锋,更体现在科技攻关的数据曲线之间、精益管理的成本报表之中、产线优化的工艺细节之上。我们铭记“九一八”,绝非停留于口号,而是将其转化为“勿忘国耻、振兴中华”的磅礴动力与扎实行动。

许多青年技术骨干坚守生产一线,紧盯参数变化、优化调控模型,通过自动化、智能化改造逐步替代人工操作,从源头上提升效能、保障安全。他们以“工匠精神”对待每一组数据、每一道工序,守护的是产品质量,筑牢的是强国根基。

在技术攻关方面,面对外部封锁与“卡脖子”难题,新一代青年发扬不畏艰难、敢啃硬骨头的斗争精神,持续推进技术改造与工艺创新——无论是氨水蒸发器改造、废气余热回收,还是应急氮气系统完善、活性炭回收利用,均取得显著成效,年创效超200万元。这一切表明,科技自立不再遥远,攻坚突破正在当下。

“安而不忘危,治而不忘乱”。“九一八”留下的不仅是悲愤,更是清醒: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,筑牢安全发展底线。在企业运行中,青年员工积极参与风险防控与应急预案制定,依托扎实的操作经验和数据积累,建立生产工艺模型与标准三十余项,并持续修订完善,实现“有据可依、有标可循”,切实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。

更令人振奋的是,团队协作精神正在新一代中蔚然成风。就像昔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、共御外侮,如今在企业与科研机构中,跨部门协同、知识共享、聚力攻关已成为常态。心往一处想、智往一处谋、劲往一处使,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障。

“九一八”终会过去,但历史从不沉默。它是一面镜子,更是一盏明灯。让我们把历史的沉痛转化为理性的力量,把报国的热情写入日常的奋斗。每一位青年,都应是这个时代的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。(陕钢汉钢公司烧结厂 刘伟)




责任编辑: 江晓蓓

标签:技术攻关,科技攻关